华商党委书记、执委会主任曾铁山致辞表示,本次活动是基于企业客户的迫切需求而举办。美国政策调整频繁,企业需以合法性为核心制定对策。本次活动邀请中国律所、美国律所、企业代表从不同角度讨论中美贸易关税壁垒应对策略,体现了其专业性和必要性。曾铁山书记介绍道,华商所始终贯彻“法律创造价值”的理念,为客户提供及时、专业的出海解决方案,“涉外律师找华商”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护航企业出海的强心针!
孙天璐会长回顾了深圳市走出去战略联盟的创立与发展历程,指出深圳企业从忽视到重视风险应对的转变。孙天璐会长指出,政策波动(如美国关税)将加剧企业压力,倒逼企业探索亚太(越南、泰国)、拉美、中东等市场。孙天璐会长提醒企业需同步解决合规与本地化问题,依托专业机构支持灵活应对全球变局,并指出中东等新兴市场的潜在机遇。专业服务机构联盟可以发挥专业优势互补作用,探索出当下企业应对关税壁垒的最佳策略。
美国克威莫宁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前美国范德尔国际贸易委员会总法律顾问办公室顾问范德尔从美国关税政策与美国海关监管的角度切入,分享国际贸易的最新趋势,以及美国特朗普时期关税措施等对企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范德尔表示,中国企业为规避关税将生产转移至海外是完全合法的,但若要改变产品的原产地标识,则需遵循特定规则,需在海外开展实质性生产活动,需达到规定的附加价值比例,只有满足这些条件,原产地变更才具备完全的法律正当性。
美国克威莫宁律师事务所驻深圳代表律师扈非提供了同步传译与总结。
中国国际经济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盛建明教授以系统思维为视角,剖析了中美关税战升级的深层次原因及多维度竞争态势。盛建明教授认为,本轮关税战不仅涉及经济层面,更体现了不同发展模式下的战略层面互动。企业需具备系统思维,加强国际合作,提升核心竞争力,并制定灵活的应对策略。
盛建明教授提及了中美贸易战中的具体案例以及对深圳企业中美关税壁垒下的应对建议。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量身定制应对策略,有所为有所不为,避免盲目跟风或为了竞争而牺牲自身利益。同时,企业应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贸易挑战。
华商高级合伙人、中美双证执业律师王琪林律师介绍了美国337调查的基本情况和分类,详细讲解了337调查的时间轴和救济手段。他指出,337调查已成为美国限制中国企业进入其市场的重要手段,企业需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王琪林律师解析了涉及中国企业的337调查具体案例,以及企业在337调查中的取证程序和证据开示问题。企业应严格按照美国律师的建议进行取证程序,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同时,积极应诉并寻求法律救济手段来维护自身权益。
华商高级合伙人、中国美国执业律师、博士后刘文卓律师回顾了中国企业出海历程,分析了美国加征关税的影响及中国的反制措施。刘文卓律师谈到,中国企业出海已成为全球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面临关税壁垒等挑战。通过解析美国对中国产品加征关税的具体案例,以及中国对稀土等关键资源实施出口管制的反制措施,刘文卓律师表示,企业应密切关注国际贸易政策变化,加强合规管理,积极运用贸易救济手段维护自身权益。同时,政府应加强国际合作,共同维护多边贸易体系。
研讨会现场气氛热烈,嘉宾与听众就关税壁垒应对、合规管理、市场多元化等话题展开了深入探讨。线上直播同步进行,进一步扩大了活动的影响力。
作为扎根深圳的本土规模大所,应对美国关税壁垒,华商律师团队高效响应,打造了围绕关税法律服务、反垄断、反制裁以及337.301清单解除的一站式法律服务产品,为护航中国企业出海提供及时且专业的法律解读。
新的历史时期,华商将继续厚植“专业强所”根基,全面强化专业化建设、促进理论基础与实务能力的融合与提升,在专业化发展道路上砥砺前行、行稳致远。同时,华商将积极构建行业交流平台,建立并完善资源共享平台,加快布局华商全国法律服务市场,朝着建设全国所乃至全球一流律师事务所的目标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