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外国企业在印投资,大多数产业都可以通过自动审批路径进行投资,即在此路径下,非居民投资者对印度的投资无需印度政府的任何批准。惟2020年4月,17日,印度工商部的工业和内贸促进部外国直接投资政策部门发布一份官方公告,任何来自与印度接壤的国家(包括中国、巴基斯坦、孟加拉、尼泊尔、不丹和缅甸)的投资者都只能在政府准入路径下进行投资。
1. 自动准入路径(Automatic Route)
允许100%外资的行业(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产业别)
绿地投资:是指从零开始设立建设。
棕地投资:是指外资通过收购或利用当地已有的土地厂房设备进行运营。
有投资上限的行业(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产业别)
2. 政府审批路径(Government Route)
允许100%外资的行业(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产业别)
有投资上限的行业(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产业别)
3. 自动准入路径和政府审批路径相结合(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产业别)
4. 不允许外商投资的行业
1. 外商投资设立公司类型
2. 外商设立印度公司流程(以私人有限公司为例)
印度政府在公司设立登记的环节作出了积极的电子化改革,目前公司申请登记的流程皆可在公司注册处(ROC)网站进行单一窗口流程操作。以下为私人有限公司的设立流程:
第一步:股权架构设置
根据印度公司法规定,印度私人有限公司至少有2名股东,股东可以为法人或自然人。需注意的是,当股东为法人的情况下,因为在公司设立过程中需要有授权签字人代表法人股东签署文件,因此一般会在设立公司的股东会决议上任命代为法人股东签字的人选。两个股东都为法人股东的情况下,授权签字人若为同一位可能会引起印度公司注册处的审核人员的质疑。因此建议两名法人股东应选定不同的自然人作为授权签字人。该授权签字人可为外籍人士,一般为法人股东的董事。
第二步:决定董事人选
印度公司至少需要2名董事,其中一名需为印度居民董事。印度居民董事不一定是印度籍居民,在上一年度在印度居住满182天的自然人均可满足为印度居民的要求。但很多投资印度的外商也许没有合适的人选去符合印度居民的资格,故而通常寻求外部机构的协助,作为“名义董事”。但名义董事往往伴随公司运营的风险,尤其是外商在印度公司设立之初并未有核心管理团队能够派驻在印度负责公司的日常经营,而印度法规赋予了董事较大的管理权限。这种情况下,公司需在章程等法律文件中,对名义董事的权力做出制约和限制。
第三步:申请董事的电子签名(DSC)和电子编码
董事在申请电子签名和电子代码时,需要向当局递交相关的身份证明,即护照及其地址证明(如三个月内的银行流水或水电费单)。若董事为外籍人士,需注意其身份证明文件需经公证、外交部验证以及领事认证后方能在印度使用。若董事国籍国为海牙公约国,亦可对身份证明文件进行海牙认证,从而节约公认证的时间。
第四步:公司名称预核准
印度公司注册处的审批人员会先对新公司的名称进行审批,以确保没有侵犯商标权并符合相关要求。不少投资者会考虑在印度设立子公司时沿用母公司的名称或商标,在这种情况下提交新公司名称预核准时,需一并提交母公司的无异议声明(No Objection Certificate)。预核准的公司名字的保留期限为收到核准书的60日内,因此需在60日内准备好所有公司登记注册的材料,以防需要重新进行名字预核准的流程。
第五步:法人股东就成立新公司进行董事会决议/股东会决议
需注意,在相关的董事会决议/股东会决议上,需列明法人股东对新设公司的经营范围、权签人及其权限等相关事宜。作为外国股东,该董事会决议/股东会决议亦需要公认证。
第六步:正式提交公司设立登记申请
在提交公司设立登记时,需要提交的文件主要包括:
公司组织架构与章程(MOA&AOA):印度有其范本可供参考,但一般企业会根据自身情况对其进行修改或调整。需注意的是,组织架构与章程中对经营范围的描述不宜太过狭窄,从而确保公司后续经营业务上的灵活性。
股东的信息表与声明
董事的声明
新公司的地址证明(如租赁合同及房东的无异议函)
文件准备好后,连同注册费用及申请表格一并提交到印度公司注册处,审查人员审核后,即颁发公司营业证书(Certificate of Incorporation)。
第七步:银行开户,汇入实缴资本
公司拿到营业证书后,股东需在60天内向印度公司注入实缴资本。因涉及外资汇入印度,在外国投资者向印度公司汇入实缴资本后,印度公司需通过开户行向印度储备银行(RBI)对汇入资本的目的及合规性进行申报。该申报的进行并不影响公司开展经营活动。
第八步:申请税号及相关资质
在印度公司取得营业证书后,即可开展相关业务。但公司如需进行交易,仍应申请稅号登记,并根据业务需要申请相关的资质。其中,直接税的税号登记包括纳税人编号(PAN)以及扣缴义务人编号(TAN);间接税的税号登记包括商品服务税(GST)及进出口编码(I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