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纸绘新图,瞄准高大上,是前海产业发展的写照。近6年来,前海投资领域不断扩大开放,贸易转型持续升级,金融领域深化创新,现代服务业方面发展迅猛。
特别是在2015年的“自贸元年”,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实现良好开局,对标国际投资贸易规则,累计推出146项扩大开放的创新举措,其中全国首创达23项,31项成果纳入广东自贸试验区首批60条创新经验。
这些改革举措构成前海的高标准国际投资贸易规则体系,成为前海产业发展的一大助力。目前,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已经吸引了一批创新金融、总部经济、现代物流、科技服务、文化创业等领域的高附加值、高层次、高科技含量、大体量企业和项目落户,逐渐形成高端服务业集聚格局,并引发了一连串优势产业聚集效应。
国际巨头与前海“联姻”
如今,深圳新的总部经济集聚区在前海已现雏形。
前海管理局产业促进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16日,前海片区累计引入世界500强企业达144家。注册资本5亿元以上的企业达到1231家,10亿元以上的企业达到637家;注册资本实缴超100亿元企业达到4家。
仅今年上半年,前海就成功引进了平安信用卡中心、恒大金融控股集团(深圳)有限公司、华润金控投资有限公司等多家总部企业。
此外,伴随着前海开放新格局的形成,前海对外资500强吸引力也节节攀升。今年以来,英迈国际、施耐德等外资500强项目纷纷进驻前海,进一步完善了前海的现代服务业产业布局。
前海管理局产业促进处相关负责人表示,跨国企业在前海已扎根结网,并与区域相关产业之间互动频频,逐渐建立起休戚与共、互动双赢、共同成长、共同演进的良性产业生态关系。
同样扎堆前海的还有奇虎360、华强、TCL、创维、美的等。这些龙头民企或发挥“产业+金融”的高效资源配置方式,或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基于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支撑的供应链金融、消费金融服务和风险管控体系,起到了全面整合产业生态圈的市场作用,为前海服务实体经济“生态链”树立了新标杆。
金融持牌机构争相入驻
作为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试验的示范窗口,金融创新是前海的试验重点和焦点。前海合作区成立5年多,特别是自贸区成立以来,金融创新呈现出增速快、质量高、结构优、纳税多的特点。
截至目前,入驻前海的金融持牌机构总数达110家,其中商业银行及分支机构23家,财务公司3家,消费金融公司1家;证券业金融机构共60家;保险业金融机构19家。取得QFLP试点资格企业已达83家,累计备案金额20亿美元,QDIE试点企业已达36家,累计境外投资近10亿美元,并争取到第二批15亿美元额度。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前海吸引了安邦保险、前海再保险等多家重量级保险机构总部落户,标志着保险业成为前海产业发展新名片,前海保险业在全国国家级新区中的龙头地位也更加巩固彰显。相关人士表示,在众多国家级新区中,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目前呈现出保险业总部最多、体量最大、发展最快的特点。
为现代服务业创新企业发“红包”
2012年7月16日,财政部、商务部联合印发了《财政部商务部关于批复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方案的通知》,通过整合中央与地方财政资金,采取股权投资、财政资助、以奖代补、贷款贴息、落户奖励等方式,重点扶持前海金融业、现代物流业及信息服务业等生产性现代服务业项目。
最新消息显示,前海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第五、第六批项目资金使用计划已正式下达。本次扶持项目包括有金融类项目10个,现代物流类项目1个,信息技术类项目2个,基本实现重点产业全覆盖,体现出前海对产业扶持的力度在逐步加大。
另外,着重对区内港资企业的创新创业提供专项的资金支持。在前海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第五、第六批扶持项目中,港资创新创业发展项目占据两席,实现了综合试点对港资企业扶持计划零的突破。